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歷史資料」標籤的文章

公舘教會的歷史

一九六二年十一月一日台北和平教會為紀念設教十週年,於羅斯福路四段119巷22之2號租屋開設佈道所,為本教會之肇始。 一九六三年四月,聘請李碧珠宣道師為第一位駐會開拓者,並選出七名委員會負責推動會務。因聚會人數增加,於是購買羅斯福路四段119巷26號為禮拜堂。一九六四年十一月一日下午二時舉行開幕及奉獻典禮,年底,許錦銘傳道師蒞會主持聖工。一九六五年八月八日昇格為堂會,並於一九六八年元月八日聘請陳獻平牧師為首任牧師。 至一九六九年因原有之禮拜堂不敷使用,會友體認擴建或另購較寬敞的聚會場所為當務之需,故積極尋找新地籌建禮拜堂。 . 一九七O年元月廿五日第一次座落於景美溪州街36巷17號的會堂聚會。一九七五年十一月於原地開工建造新禮拜堂,一九七六年十月完工,四層樓之禮拜堂為福音建立新的據點。一九七八年四月廿三日舉行獻堂感恩禮拜。一九九一年七月廿一日,更改地址為台北市文山區汀州路四段85巷二號。 . 一九七九年接納秀朗教會為支會,一九八O邀請葉君勇牧師擔任秀朗教會牧師,輔助到一九八三年昇格為堂會為止,這是本教會「第一胎」之教會。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六日在台北市安居街舉行六張犁教會開幕典禮,並聘任蘇森源牧師駐會開拓至一九九O 年六月昇格為堂會。 一九九一年底陳獻平牧師離任,前往美國牧會。 . 一九九二年三月蔡三雄牧師就任第二任牧師,一九九四年九月開辦松年大學公館分校,參與關懷老人福利及社區事工。一九九六年九月十日舉行深坑教會開幕禮拜,聘任鍾正元牧師駐會開拓。 一九九九年三月深坑教會獻堂暨設教三週年感恩禮拜,十月聘任張瑞賢傳道師。一九九九年四月增聘黃力書牧師為本會牧師,與主任牧師同工,從事各項宣教,服務和教育事工。二OOO年四月二日起,開始舉行台語及華語兩場禮拜。二OO一年三月底蔡三雄牧師離任,轉赴埔里基督教醫院擔任院牧,黃力書牧師離任前往七星中會景美教會就任該會牧師。 . 二OO二年八月十一日張朝棟牧師就任第三任牧師,二OO四年起整修教會外牆、禮拜堂內部與川堂,更換禮拜堂座椅。二OO五年十一月六日舉行設教四十三週年暨教會整修完成感恩禮拜。為關心兒童及青少年信仰傳承,二OO七年增設青年組,並於二O一O年七月廿五日,增聘黃雅芬牧師就任青年牧師。二O一二年11月4日舉行設教五十週年感恩禮拜,出版設教五十週年紀念特刊。截至二...

2019.05.05台北公舘教會葉博文弟兄追思音樂會(影片)

2019.05.05台北公舘教會葉博文弟兄追思音樂會 公舘教會婦女團契獻唱-上帝一路引領 https://youtu.be/D5TNK8rfK1A 指揮:簡清芬老師 伴奏: 李敦華 姊妹 讀經 講道 王豐榮- 對上帝有信 對人有愛 對土地情 友人追思  蔡英文總統 https://youtu.be/mZbj8QFXpUk 讀經 哥林多前書十三章 4-8節 林淑敏長老 講道 對上帝有信  對人有愛 對土地情 友人追思  蔡英文總統 https://youtu.be/qY0G4557rFQ Lascia ch'io pianga 懷念的爸爸  難忘的二八 天上 我相信 友人追思- 葉菊蘭 林光義 李敏勇 https://youtu.be/aF4fcN58jqU 懷念-故人影片 https://youtu.be/tBzwmi2pdoE 友人追思- 陳師孟 鄭麗君 林飛帆 https://youtu.be/zNQKcrjM-x0 獻唱-人民作主志工團 https://youtu.be/qLav4Nm9kFo 台灣翠青 台灣 最後的徛家 我愛台  家屬致謝-賴秀如姊妹 https://youtu.be/LDMeT3_81Ys 葉博文弟兄追思音樂會 -頌榮 祝禱 殿樂  https://youtu.be/zrVrCyuiqXQ 主內 豐全

台北公舘教會發展異象(簡要版)

圖片
2018年和會手冊報告(簡化版) 使用XMind:ZEN編輯

2019年教會異象圖檔(完整版)

圖片
2018年和會手冊報告 使用XMind:ZEN編輯 http://www.xmind.net/m/ hhQ5 PDF檔下載 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 drive/folders/ 1Un0VJ-JBf4QG3Rze7G2vkra1dl D4czz8?usp=sharing

2018年台北公舘教會工作報告(詳細版)

2018 年台北公舘教會工作報告 ( 詳細版 ) 2018 年 1 月事工報告 12/31( 日 ) 參加三芝教會蔡三雄牧師退休感恩禮拜 (26 人參加 ) 。 1/02( 二 ) 探訪王全祿弟兄夫婦 、前往七星中會事務所討論老人活動據點計畫。 1/03( 三 ) 桌球小組 3 人、門徒訓練 01(16 人 ) 。 1/03( 三 ) 晚上師大學生借用地下室讀書。

教會歷史:台灣最早接受基督福音的岡仔林教會重建 (陳嘉崇執事)

教會歷史: 台灣最早接受基督福音的岡仔林教會重建 ( 陳嘉崇執事 ) 岡林教會 ~ 岡仔林地區 歷史記載是西拉雅平埔族所在地。 十七世紀 ~ 荷蘭時期傳教士不遺餘力的採用羅馬併音宣教,也有一群信徒受洗認基督耶穌為,這也是台灣最早期的基督徒。 可惜荷蘭離台後沒留下信徒的資料,到十八世紀時西班牙 , 英國 , 加拿大陸續登台傳教,到馬雅各醫師登陸高雄看西街後,再度退至旗後至今將基督的種子撒落在台灣如今。 以下是李弘祺教授的父親李嘉嵩牧師生前的講道,讀起這段歷史,緬懷先人奉獻的精神,令我深受感動。 旗後有正式禮拜時,佈道所內面都可以看到我的阿祖一家伙仔。從台南縣山地崎嶇崗仔林到高雄旗後,以今日的汽車、火車與步行,來回也要 10 點鐘。 在一百年前,阿祖要帶領一家伙仔去旗後看馬醫生,若是聽到做禮拜,就必須在拜六天亮進前,帶著一支火把出發,一直向南行足足一工一暝的路程,在禮拜日早起才可以到旗後。在路途中勞頓三頓無穩定,也常常有土匪出現,過路人不只常常有被搶劫的危險,就是生命也是同樣。 阿祖帶厝內的人去旗後做禮拜時,他們那一群人必須帶的物件有吃的、武器槍械與粉鳥(鴿子)等三項物件。吃的有啥米 ( 什麽 ) 用途,無講你也知;武器槍械是用來提防路中來搶劫的土匪,講到粉鳥,就是等到他們一群人平安到旗後之後,在禮拜日早起把它放出來,讓它飛去崗仔林,讓阮祖媽和厝內的人看到會凍(可以)放心,知影他們已經平安到旗後了。 這就是讓你感動的故事!在 1867 年阿祖就奉獻地皮和建築物,如今教會會址仍是同一地點… . 。

桌球小組與楊威長老的讀經筆記

圖片